预备队联赛,一度被看作是中超联赛的附属品,更被看作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那么,就让我们以夺得预备队联赛六连冠的鲁能泰山预备队为例,分析一下预备队到底是干什么的?
2002年至2010年,中国足球的顶级联赛的预备队联赛以赛会制进行,仅在2005和2009年两度因故停办。2011年,中国足协将预备队联赛赛制从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当赛季在中超联赛参赛的16支球队的预备队参加比赛。2010年,鲁能预备队夺得赛会制预备队联赛的最后一届冠军,开启了“预备队联赛霸主”模式。在之前的12届赛事中,鲁能预备队已经共获得7次冠军,其中有一个六连冠。
有人会说鲁能预备队之所以能够频夺预备队联赛冠军是因为板凳深度厚,或者是经常被调侃的“拿中超的阵容打预备队”。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误读。一点就可以看出,在鲁能系统化征战预备队联赛的6个赛季中,有过三个极具代表性的预备队联赛最佳射手:高迪、陈灏、成源。这是三个出自鲁能青训的球员,是各自年龄段国内锋线球员的佼佼者。
尽管高迪在2009年就已经入选鲁能泰山一线队,但是真正为球迷们所熟知,还是预备队联赛。2012赛季,高迪在预备队联赛中攻城拔寨,斩获最佳射手。与高迪相同,陈灏和成源也是在预备队联赛中闯出名头的。高迪在获得预备队联赛最佳射手之后,2013赛季被租借到杭州绿城队。一年租借期满之后,高迪转会上海绿地申花队,开启自己足球职业生涯的新篇章。陈灏在获得2014赛季最佳射手之后,2015赛季租借到上海申鑫队,在中超赛场上征战。而成源因为在预备队联赛中表现优异,已经获得了一线队的出场机会,并且曾在足协杯淘汰赛的点球大战中罚入一粒关键的点球。
可以说,是预备队联赛,给了以高迪、陈灏、成源为代表的不同年龄段球员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且证明自己的实力的机会。之前籍籍无名的年轻球员,能够在预备队联赛的舞台上成长成熟,之于球员本身确确实实是一件大好事。
年轻球员能力的提升,与高质量的比赛密不可分。而预备队联赛,恰恰给了这些年轻球员最接近国内顶级联赛的锻炼机会。从2011赛季预备队联赛赛制由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开始,预备队联赛的赛程依附于中超赛程。在每轮中超比赛日的次日进行,同样有30轮比赛,积分排名规则中超联赛的积分规则完全相同。
在大多数的比赛中,鲁能预备队的比赛阵容采取的都是由一线队替补球员与年轻球员“混编”的模式。即在前一天的中超比赛中,进入比赛大名单未上场的或者替补登场的球员,第二天一早参加预备队联赛的比赛。这种参赛模式其实与欧洲高水平联赛的预备队联赛最为接近的。
但是就是因为这种组队参赛的模式,却被解读为“拿中超的阵容打预备队”。笔者曾经多次现场观看预备队联赛的比赛。其比赛质量与中超比赛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我们把中超的比赛强度定为10,那么预备队联赛的强度可能只在1到3之间。”一位国内足球教练员这样说。
在这种强度的比赛中,可以肯定的说,有着中超比赛经验的国内球员甚至外援登场,对于控制比赛节奏、提高比赛质量有着关键的作用。而在比赛中,与一线队球员同场竞技,对于年轻球员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优秀的年轻球员很快就会脱颖而出。
鲁能俱乐部对预备队联赛的重视程度,也是中超任何一家俱乐部多不能比拟的。首先,中国足协举办预备队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各俱乐部的梯队球员,为中国足球培育不同年龄段的后备力量。因为这一前提,也就限定了要想在预备队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要要有强大的青训作为支撑。在这一点上,能够像鲁能俱乐部一样从鲁能足校源源不断的选拔优秀梯队球员的职业俱乐部屈指可数。第二,要施行“老带新”的组队(参赛)模式,必须保证一线队的梯队板凳深度足够,否则连一线队成绩都不能保证,又怎么去让一线队的队员参加预备队联赛?在这一点上,恰恰也是鲁能俱乐部的优势。多年来鲁能俱乐部就是以盛产优秀的国内球员而著称,替补阵容中,球员的水平众所周知,这也就能够很容易解释像蒿俊闵、韩鹏、赵明剑这样的球员经常会出现在预备队比赛的赛场上。
“预备队联赛解决的,其实就是19—23岁球员的比赛时间问题。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刚刚从梯队调上来,比赛经验欠缺,身体对抗一般也处在劣势,预备队联赛能够让他们成长。只是我们现在困惑的就是,在预备队联赛中踢出来的球员,怎么能够获得联赛的出场机会。”一位国内足球教练员说。
据了解,在欧洲俱乐部,一线队的主教练都会将非常注意观察预备队中的球员,随时从预备队中选拔优秀球员补充到一线队阵容。这一点在中超俱乐部中似乎是有所欠缺。唯成绩论直接导致了主教练只会关注一线队的训练比赛,而在每一位新任主教练到任之时。在签署执教合同的时候能够把关于预备队比赛明文写入执教合同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很容易解释,国内中超俱乐部的主教练尤其是外籍主教练为什么不甚关注预备队比赛。
以上就是怎么进中超预备队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