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虽然在各种世锦赛、奥运会上拿过非常多的金牌;但中国体育出过几个世界级巨星?满打满算就三个!姚明、刘翔、李娜!郑钦文非常有希望成为第四个。
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核心原因在于——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全世界的玩法,完全是背道而驰。
世界体坛的玩法是什么?哪个项目钱多,哪个项目商业价值高,哪个项目市场更大,哪个项目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大,那就玩哪一个。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阿根廷——你看阿根廷体育有几个传统优势项目?但是在国际舞台,人家男足世界杯拿了三个,男篮奥运会也拿过金牌。
但中国体育的基本盘是什么?是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确立的奥运战略。而奥运战略决定了,我们的体育强国梦是以金牌数方面更容易得手的“小、灵、轻、女”项目作为突破口。
那为什么全世界都在集中优势资源玩大项,而中国体育则在小项上投入了非常多的金钱和资源呢?这就是我们为体育强国梦找的一条快车道。
站在体育系统相关人员的立场上,当大家接到的任务都是这届比赛要拿几块金牌,要拿多少块奖牌;当数量成为官员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成为能否晋升的考核标准,这个时候往往就会考虑“性价比”。
你把所有资金全部砸到三大球、网球、男子短跑这些受关注度非常高的项目,我们能拿到一块金牌乃至一块奖牌么?运气好的话,可能女篮、女排、女子单打、男子接力能拿一块金牌或奖牌。
但是同样的资金,我们砸到体操、跳水、举重、射击、乒乓球、羽毛球这种传统优势项目上,那很可能是每个项目都搞几块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在给你摊派了必须完成多少块金牌任务。但并没有给你规定具体哪个项目拿几块的情况下,那你是相关负责人,会重点选择对更有希望完成任务的项目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还是把资金和政策对着那些几乎不可能出成绩的项目去倾斜呢?
这就是奥运战略出台后,成绩上难以取得突破的男子三大球相当于直接在体制内被砍掉的原因所在。
而被奥运战略砍掉后,中国男子三大球不再受财政拨款保护,他们只能找市场去要钱,这才有了CBA和甲A/中超,从此体校模式逐渐告别了历史舞台。
中国足球人才培养的分界点,就是沈祥福的超白金一代,这是体工队模式为中国足球培养的最后一批人。但那一批球员就已经出现了成长轨迹在有线02、高丰文足校的球员,比如杜威、孙吉、孙祥、杜震宇、王栋。
中国篮球的人才培养分界点,则是95年前后的这一批球员;赵继伟这一批几乎是,体工队在中国篮球的绝唱了。但同时期周琦以及那一批大部分球员,他们的成长轨迹跟体工队基本上没什么关系。
而在体工队逐渐被砍掉之后,人才培养基本上交给了专业的足球学校、篮球学校,以及俱乐部培养体系(排球更惨,都是田径队和篮球队挑剩下来的)。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人才培养的天花板,还是在举国体制下,遵循“三从一大”培养出来的。接连刷新耻辱,其实也从侧面表明,在体工队模式被砍掉后,中国足球和篮球依旧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人才断层!
但你说上面完全把男子三大球给放弃了么?其实也没有!
甚至可以说有关方面对于三大球,特别是足球依旧空前重视。所以这才会出现,陈戌源这个外行被点将,作为钦差大臣空降到足协,然后就出现了苟仲文、陈戌源、杜兆才们的互相内斗,再加之一些外部因素,导致中国足球遭遇了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段时间。
走市场化路线不仅没走通,反而还是会受到行政方面的掣肘。这就导致中超和CBA这两个中国体坛市场化价值最高、商业化价值最高的赛事,既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又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通道,在“行政”和“市场”的互相角力下,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就如同是两个怪胎。
至于中国男排,他们活的比中国男足和男篮更惨;因为压根没人关注,所以他们连挨骂的资格都没有。
男子大三球,已经注定不可能回到举国体制那条路了。
走市场化路线,走了三十年,却发现既无法满足自给自足,也无法找到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也多多少少的能说明,过去三十年中国足坛和中国篮球在追求市场化的道路上,已经可以宣告着以失败而告终。
至于网球的李娜、郑钦文、F1的周冠宇这种案例同样不具备任何的复制性;因为这种个人项目走出来的巨星,投入都是巨大的。我之前问过网球队的朋友,郑钦文的家庭为了支持她的成长,已经砸下去了大几百万。
当然郑钦文已经打出来了,她的父母对她的投资是值得的。但是在一个郑钦文出来的背后,淹没了多少个炮灰?有多少家庭能拿的出这笔钱呢?
至于周冠宇,他成为职业赛车手之前,家里烧的钱比郑钦文只多不少。
很显然郑钦文、周冠宇这种烧钱方式,大多数家庭都不可能复制。
进行过多种尝试,人才培养的通道都没有打通;所以三大球或者说任何一个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项目搞不好的本质原因就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搞。
既然不知道该怎么搞,那搞不好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既然明知谁来都搞不好,反观只要把其他项目搞好了,一样可以完成任务,所以无缘奥运会的男子三大球对于中国体育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真的重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