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休赛期里,对于球队经理人来说,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引援。由于CBA本土球员的培养方式特殊,球员的流动性不大,球队的引援重点也就放在了外援上面。大量外援的引进,造就了CBA联赛的虚假繁荣,吸引外援来CBA打球的不是联赛本身,而是背后的资本,CBA联赛的外援收入能够排到世界前三。
球员收入名列前茅,可是CBA联赛在世界各国的篮球联赛排名只有第34位,让外援趋之若鹜的原因显而易见。CBA外援越来越大牌,离不开背后经纪公司的付出,在利益的驱动下,经纪公司自然愿意更多的引进国外球员。
CBA联赛元年,就有外援加入,当时,浙江队引进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萨芬科夫,这是CBA历史上的第1个外援,还是来自亚洲。那时候,外援只是球队的角色球员,地位远远没有如今外援在CBA的地位高。在外援没有崛起之前,CBA是八一队的天下,八冠王就是最好的见证,那时候的环境孕育出了像王治郅、姚明这一批中国篮球的功勋球员。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牌球员来到CBA,改变了联赛的格局。也改变了球队的建队思路,特别是马布里的成功,以刺激了CBA外援的井喷式发展,还改变了联赛的规则,单独设立了外援MVP,马布里就是第一个拿到MVP的外援。当人们感慨CBA联赛越来越精彩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男篮开起了倒车。这其中,联赛大量使用外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废球员,核心球员变成外援,严重影响到本土球员的发展。不要说弱队,就连强队的国手级别球员,都会因为外援的使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能获得足够的上场时间,这种情况,就算是4节4人次的外援新规下,也不见好转。
以广东队为例,威姆斯、马尚布鲁克斯都健康的赛季。杜锋使用五上五下战术,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有上场机会,实际上是每个球员都只有20分钟的上场时间,很难突破体能的极限,得不到更好的锻炼机会,一到国际大赛中,体能就会出问题。
同样的情况,在辽宁队也是存在的,高诗岩无法留队,一方面是有了郭艾伦、赵继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小外援也占据着一个首发核心位置,高诗岩连做个拥有稳定出场时间的角色球员的机会都没有。
强队如此,更不用说弱队了,联赛排在倒数的球队,本土球员的实力本就不好,引进外援之后,这些球员连上场机会都没有了,能上场的球员,也完全没有出手机会,他们只有一个动作,就是把球给外援。这也是近些年来,联赛得分王基本上来自于弱队的外援。比如约瑟夫杨在同曦队的赛季,拿下过74的高分,还有上赛季福建队的高登,拿下了得分王,可是却把能打首发的黎伊扬彻底按在了替补席上,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第二,废球队,围绕外援建队,彻底打乱球队的规划。吃过外援亏的球队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就是广厦队,靠着胡金秋、赵岩昊、孙铭徽三少崛起的他们,是拥有冲击总冠军的实力,只要找到合适的外援,他们或许能够拿到队史首冠。然而,广厦队几次输在了外援上面,单是一个钱德勒,就坑了广厦队两次,放了广厦队两次鸽子,最后李春江都被迫背锅、辞职。
还有北京队,享受过外援马布里带来的红利,秦晓雯上任之后,喊出三年内夺冠的口号,也是想靠外援来完成。结果,被现实一次又一次打脸,特别是2020-21赛季,北京队天价引进李慕豪和范子铭,就想围绕林书豪建队,没想到在赛季开始前,被林书豪放了鸽子,北京队打出了最烂的一个赛季。
外援本就是来锦上添花的,球队想要变强,还是需要本土球员,自己的联赛就需要围绕自己的球员建队,可是,不少球队本末倒置,耽误了自己的球员,也耽误了自己球队的未来。
第三,费钱,CBA有工资帽,本土球员是600万,外援是500万美元,中间汇率差这接近6倍。CBA联赛本身盈利的球队就不多,大部分处在亏损当中,外援能够带来的商业价值十分有限。CBA的外援并非都是实力出众的,他们看重的还是大合同,能够赚的更多,给球队、给联赛没有太大的价值。
外援之所以没能让中国篮球向前发展,就是引入的外援太多,让联赛本身变了味道。重要的比赛都是看着外援在巅峰对决,关键球外援打,本土球员根本没有锻炼机会,一到国际赛场就畏首畏尾。外援不仅没有让中国篮球发展得更好,反而成为中国篮球的绊脚石。
联赛级别没有增长,球员培养也没有效果,想冲击更高级别的联赛,都没有实力、没有比赛经验,剩下的只有炒作。当中国男篮培养不出自己的球员时,那些做着经纪人生意的大拿就跑出来出谋划策,祭出归化球员的大招。放眼亚洲杯上,使用归化球员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球队?真正崛起的西亚球队又是靠的哪些球员。
中国男篮如果走上归化的道路,就真的到了穷途末路,是所有中国篮球从业者的悲哀,这些外援已经在联赛挤压着本土的球员,再到国家队抢他们饭碗的话,还有何脸面说为国争光。中国男篮想要发展,就需要靠自己,像当年的王治郅、姚明一样走出去,去更高级别的联赛打球,像现在的周琦一样,即使赚得少了,也要到对抗级别更强的联赛去。有本事要走出去,没本事才引进来,想要靠引进来的方式发展,结果就是引狼入室、引火烧身!